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Copyright © 2002-2017 搜藏北京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举办“世界计量日”宣传观摩会
吉林镇赉:延伸维权工作主线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北京门头沟:织密用药用械安全网
最新发布
山东宁阳:强化“三级联动” 守护药化械安全
湖南郴州:切实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山东济南:“五一“假期市场监管“不打烊”
深圳举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技术调查官聘任仪式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举办市场监管系统标准化执法现场观摩活动
福建厦门确保殡葬服务价格“清明”
广西三江:开展儿童商品质量检查
“铁拳”行动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校园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广西柳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跨县(区)交叉检查
江苏启动“2023 年度江苏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
北京昌平: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小金盾”标志与质量安全无关
黔桂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携手化解一起历时5年家具消费纠纷
广西宁明:开展祭祀用品行政指导和文明祭扫宣教
广东深圳: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
广西南丹: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走进瑶乡“年街节”
浙江绍兴打造食品安全VR科普馆
过期作废?江苏镇江点评23家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山东宁阳:强化“三级联动” 守护药化械安全
广西修订发布企业名称争议处理办法
南京江北: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浙江绍兴:打造“三个品牌”高质量保障涉外“药”事工作
陕西西安:走进小学校园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
广西百色:以低碳认证为抓手 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浙江绍兴:打造“三个品牌”高质量保障涉外“药”事工作
浙江嘉兴:用标准助力以旧换新
广西柳城:5家黄金珠宝饰品店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被处罚
广东开展城乡居民放心消费行动
江苏益丰大药房开展“清理小药箱”公益行动
上海2023年规模以上广告企业营收达2943.8亿元
广交会首次设立美食街 展现广东美食品牌
过期作废?江苏镇江点评23家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互联网广告监管
广西柳州:整顿黄金珠宝市场秩序
计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江西重点工业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同比下降近2个百分点
湖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例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福建厦门确保殡葬服务价格“清明”
计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海南:多部门联动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
吉林镇赉:延伸维权工作主线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